Menu

琼海市人民医院

Qionghai People's Hospital

海南省东部区域医疗中心

海南医学院附属琼海市人民医院

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
时间:2013-04-27 11:56:11 点击数:4635 字体:

    什么是介入治疗?
    介入治疗不同于内科的“打针吃药”,也不同于外科的“手术开刀”,主要是采用经皮穿刺插管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治疗。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疾病,具有“不开刀,损伤小,恢复快,疗效好”等特点,尤其在肝癌的治疗上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。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。
    介入治疗可怕吗?
    介入治疗只用局麻,在皮肤上开1毫米左右的小口,穿刺进入血管,利用导管、导丝系统,在电视监视下进行微创操作。患者清醒,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治疗。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,一般一个疗程约需住院10天左右。

    目前,琼海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微创介入治疗哪些疾病?
    四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如髂、股动脉狭窄引起的下肢缺血疼痛、跛行、坏死,甚至需要截肢。介入治疗通过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,使患者避免截肢或减少截肢的范围。治疗方式包括:腔内溶栓、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成形术等。
糖尿病足其实也是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下肢血液供应不良,进一步发展成溃烂、坏死。我科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成形术使血管再通,避免截肢或者减少截肢范围。
    肾动脉狭窄除了引起不明原因的顽固性高血压外,还导致缺血性肾病而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。肾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,在我科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。
    下肢静脉血栓引起下肢肿胀,如果大剂量溶栓取栓治疗,极有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。以往许多不明原因的死亡可能就是肺栓塞。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,明显减少了肺栓塞的发生率,提高了溶栓治疗的安全性。同时利用导管溶栓、取栓,支架植入等措施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。
    胸、腹主动脉瘤(夹层)带膜支架腔内隔离术能有效重建血管内腔,恢复正常血流,被支架隔离的瘤腔逐渐形成血栓并机化,避免了破裂大出血的危险。明显降低手术的死亡率。
    脾大、脾功能亢进通过脾动脉部分栓塞来治疗,这样既保留了脾脏的功能又减小脾脏体积,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,可为一举两得。
布-加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肝及下腔静脉血管病变,严重者出现呕血、腹水、下肢水肿。该病分为大血管性(下腔静脉、肝静脉出口阻塞)和小血管性(肝小静脉或肝实质病变)。大血管性选择介入治疗,完全可以治愈。小血管性可选择肝移植或介入治疗。
  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后期往往发生食管、胃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呕血、便血。同时,脾大及脾功能亢进加重门静脉高压。肝移植是首先治疗方法,出于经济及其他因素考虑,部分患者选择创伤小、效果好、费用低的介入治疗。主要有3种治疗方法:1、部分脾动脉栓塞术;2、食管、胃冠状静脉栓塞术;3、门-体分流(TIPPS)术。以上3种介入方法与手术开刀相比,具有恢复快、创伤小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。
   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,由大量血窦组成,当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,通常直径大于3cm时可以考虑介入治疗,介入治疗是把栓塞剂注入血管瘤的血窦内,使血管瘤腔破坏、瘤体纤维化、机化,一般栓塞后6个月―1年病灶基本消失。
    原发性肝癌由于肝癌是肝动脉供血并提供营养,通过静脉化疗或手术门静脉留置化疗泵来治疗肝癌方法已经被淘汰。介入治疗是将一根导管插入肿瘤靶血管,把供血血管堵死,使肿瘤“饿”死。对于小肝癌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治愈;对于中、晚期肝癌,可以使肿瘤缩小,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生存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
    阻塞性黄疸肝门部胆管癌、胆囊癌侵犯胆管、胰腺肝门区转移、胰头癌、手术后发生的胆管梗阻等都需要介入治疗。我科治疗方法有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或胆道内支架植入、引流胆汁减轻黄疸。
    胃癌、肠癌、肺癌、胆管癌、胰腺癌等通过局部栓塞化疗、区域灌注化疗,能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,减少化疗药用量,降低化疗副作用,使一部分不能忍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。
   食管狭窄、食管吻合口瘘和气管狭窄如食管、肠腔狭窄通过球囊扩张、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患者消化道狭窄、梗阻所致的进食或排便困难;气道狭窄所致呼吸困难。食道吻合口瘘通过带膜支架封堵瘘口。
    出血性疾病如大咯血、消化道出血、鼻及颌面部大出血、肝脾肾破裂出血及盆腔出血,通过栓塞出血血管,有效止血。
    子宫肌瘤是利用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,使肌瘤缺血萎缩、吸收。可避免手术的损伤,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及功能。而且具有对人体损伤小、恢复快、住院时间短、临床症状缓解快等明显优点。其中子宫腺肌症、盆腔血管曲张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后效果尤其明显。(文/陈忠明  黄文波)